您的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有机化学教学的新模式
发布日期: 2017-02-28      文章访问量: 39

化学化工学院沈爱宝 吴锦明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基础上,运用自建网络课程的丰富资源及手机通讯设备和微信群网络平台辅助有机化学教学的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显著提高。

一、新的教学模式的背景和内容

《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医学、护理学、药学、生物学、预防医学、地理科学、纺织服装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三多一大的特点:即面向的学院多、学生多、授课教师多,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难度大。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为了贯彻《南通大学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通大〔201329号)对本科教学改革的要求,以“新常态下高校转型发展与教育综合改革”为主题,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课题组遵循有效教学、开放性教学、多样化教学等教学理念,在《有机化学》微课程辅助教学体系研究(2014B32)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在学校教学资源平台建立了有机化学网络课程,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手机等网络终端产品下载或阅读《有机化学》课程资源(手机下载的内容可以随时随地打开学习),并利用微信方式,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即时探讨有机化学学习问题。这就是我们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的有机化学教学新模式。

目前在学校的bb平台建立的有机化学课程,课程资源主要有:课程简介、有机化学课程标准、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方法指导、教学计划、各章教学课件(PPT)、各章习题讲解(PPT)、阶段测验、期中试卷、复习提炼(反应式、命名、机理、合成、鉴别)(PPT)及有机化学微课程(FLV视频)等。

新的课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能够针对各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利用网络终端在短时间内对《有机化学》的某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解读,解除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从而更全面、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因个体差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内容反复学习,直至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供知识难度和广度不同的学习资料,以供学生选择性学习。教师布置作业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参阅网上提供的习题答案批改、修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药学151152153级药剂151四个班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实施这一教学新模式时,班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手机上下载了习题讲解、试卷讲解、有机化学基本反应式、复习提炼等模块内容,随时随地可以打开手机学习。

二、新的教学模式优点

(一)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非常便捷

我们将《有机化学》的重要内容划分为教学时间在10分钟左右的一系列微课程单元(flv格式),学生利用手机下载或在线播放《有机化学》微课程,就像课堂多媒体教学,既有幻灯片播放PPT课件,图文并茂,又有老师讲解的声音,学生犹如在课堂多媒体教学。学习效果显著好于自己看书学习。并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反复脉冲学习,解惑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至掌握。这样将学生的零散时间化零为整,而且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单元进行深入学习,从而对有机化学专业知识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二)解决了对学生进行差别化教学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学习关注度和兴趣爱好方面存在差异性,当前的课堂教学只能针对专业的最低要求进行教学,所以出现好的学生对所授知识不满足,差的学生跟不上讲课节奏的现象,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比例过高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这与《有机化学》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度大有关,但也与目前《有机化学》的教学形式单一有关。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有机化学》的某些细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完全展开,影响了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全面理解。新的教学模式恰好能够补充课堂教学存在的缺陷,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完成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别化教学。

(三)解决了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的问题

《有机化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将其知识点应用于不同专业可以解释不同的自然现象,如组成生命体的蛋白质、糖、核酸,用于治病的药物,高性能的有机材料等都是有机化合物。在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讲授《有机化学》知识在所授课专业的应用,将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我们面对的学院和专业相当多,难免会出现某个教师将授课课件用于不同专业的教学,以不变应万变,出现诸如将《有机化学》知识在A专业的应用放在B专业课堂上讲授,内容虽然精彩,但授课对象不对;或者只讲授《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不讲与授课专业的关系和实际应用,造成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大、教师应学生表现显示出讲学积极性不高,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通过研究和建立《有机化学》微课程辅助教学体系,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微课程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目的,同时,教师也能在授课过程中加深对所授课专业的了解,提高教学的专业针对性,或许有可能组成跨专业研究团队,提高教师和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

(四)便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教师间通过开放的网络课程及现代的通讯技术切磋有机化学教学问题,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有机化学教学随着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有机化学》授课时间比过去有了较大程度的缩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我们课题组探索的难题。新的教学模式不但使学生得益,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参与微课程制作的过程中也能学会如何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新的教学模式收到的成效

我们对药学专业和应化专业的14级、15级两届学生实施了新的教学模式,均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现在以药学专业实践的结果予以说明。

14级只有一个月时间实施新的教学模式,14级共90名学生,有80名学生浏览过本课程,占比90%;共点击521次,平均每位学生点击6.2次;学生周五和周日点击比例最高,分别为18.38%16.03%

以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检验的指标之一)与前一届比较,检验实践效果。

学生学习的背景:

① 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只是课程结束考试前一个月开始可以上网观看或下载微课程视频等学习资源;

② 14级药学专业《有机化学》理论课计划学时比13级少18学时(由90学时改为72学时),而授课内容、考试难度与13级一样;

③ 14级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为三个班合班上课,而13级为两个班合班上课,一般来说大班上课的效果不如小班。

期中学习背景②和③对学生的成绩有负面影响。

在此背景下,14级三个班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分别为73.772.960.6,药学143的成绩显著低于其他两个班,可能有其特殊原因。13级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分别为70.870.4,并且14级考试成绩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九十分以上的比例相当高,占比22.89%13级只有12.7%

下表为14级和15级的期末考试成绩情况:

14级:最高分100最低分7平均分69.47及格数73.50%

分数段

<60

60-69

70-79

80-89

90

人数

22

15

14

13

19

百分率(%)

26.5

18.07

16.87

15.66

22.89

15级:最高分100最低分5平均分72.17及格数78.33%

15级人数

26

18

24

29

23

百分率(%)

21.67

16.67

19.17

23.33

19.17

由上表可见,15级的平均成绩比14级提高了2.7分,且80分以上学生达42.5%,比上一届提高了4个百分点,还有满分学生1个,不及格的学生比14级少了5个百分点。

15级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任课老师运用现代化的新的教学模式和实施的阶段测验,自上一届初步建立《有机化学》网络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本届网络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访问量显著提升,已上升至南通大学网络课程访问量的前五名。另外任课老师与学生通过微信群,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阶段测验的目的,促进学生及时复习和掌握所学内容,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老师也能并从中发现差生,对他们予以关注和指导,但学习还是靠自己,对于不想学的学生,目前没有好的办法使其转变学习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药学学生补考《有机化学》的及格率达到78.95%。以往很少有人及格,及格率不会高于20%,说明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对不考生、重修生都有极大的帮助。

四、结论

通过近两年的课题研究,建立了互联网背景下有机化学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优点显著,学生和教师可以利用开放的网络课程资源,随时随地获取课程资源进行学习,尤其利用手机下载资源进行学习,这对青年教师帮助特别大,他们可以利用空余时间、自由地进入平台,学习、观摩精美的上课课件、微视频等内容,能快速地提高教学水平。

新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学生差别化教学问题。课堂教学难以实现差别化教学,往往存在好生不满足,差生跟不上节奏的现象,有了微课程辅助,课余,差生可以借助微课程消化、吸收课堂教学内容,跟上节奏。好生可以拓展学习空间,精益求精,好上更好。

新的教学模式解决了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的问题。有了微课程辅助,教师可以结合微课程教学,提高教学的专业针对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目的。

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补考生、重修生尤其适合,他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网络课程学习,避免重修课程上课时间与其他课程的冲突。

基于上述优点,互联网背景下有机化学教学的新模式可以推广至其他课程。